Published 7 years ago in Memories

Begonia under the Moon (Xun)

MP3
  • 171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[创作背景]
《月下海棠(埙)》,来自王次恒的《情箫古埙:梅花三弄》。 [唯美文章] 如果有时间,我想请你听一首埙曲——月下海棠 这首幽怨的曲子,不知道产于何朝何代,更无从知道曲作者的名字。我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它,而且努力去读懂它。 埙,是一种古老的乐器,来自泥土,有着土地的芬芳。它宽不过一、二寸,长不过手掌大小,有圆形或椭圆形之分。第一次见到这种乐器是在一家乐器行,小小的它卧在玻璃柜里像一只龟。当时,很奇怪它的样子,也曾经请店里的师傅拿出来吹奏,呜呜咽咽地如同一个女人在凄婉地述说。因为吹奏效果不好或者因为店里的师傅只是略知皮毛,当时我对埙的感觉一般,以为它不过是一件普通的乐器,没有特色只是有着奇怪的样子罢了。 但是,终于有一天听到埙曲——月下海棠,于是心里有了一震,有了某种悸动或者有了某种落泪的感觉。这种感觉是从心里发出来的,细如流水又沉静哀怨。让人仿佛置身海棠树下,看一轮圆月斜挂枝头,听遥远的声音透过时空传来,告诉你一个掩在风尘背后的故事。 我想这个曲子大概来自民间,来自一个痴迷于音乐的人。他在偶尔的一刻,用黑土烧制了一个陶器,让它有了六个孔,有了中空的腔,然后在月下没人打扰的时候独自试吹。他的心里一定藏有一个女子,寤寐思之,悠然想之,梦她在这一刻踏着月光而来,靠在他的身边。黑的发白的裙腰间叮当作响的佩玉,伴着埙音成就倩丽的模样。她的眼眸一定熠熠生辉,唇一定红润柔嫩,如兰的气息散在空气里,萦满他的四周。 风穿过枝丫,海棠花展开自己的身姿,伴着乐曲飞舞。埙曲里幽怨的情绪透了出来,男子心里的盼望也透了出来,柔而滑的感觉渐渐清丽、委婉。只是可惜,她并没有来,温暖和欣喜也没有浸入男子的心间,于是曲调更加幽怨起来,仿佛两行清泪滴下,落在脚边的海棠花瓣上。 埙曲音韵高雅,有种曲高和寡的韵味,虽然出自泥土却也有着脱离凡尘的意境。《月下海棠》所表现的大概正是“青青子衿、悠悠我心”的情怀,是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”的思念。情爱的事是很排外的,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两情相悦两心相守,有了思念和牵挂,有了不同于生活诸事的悲与痛,而这种悲与痛是脱离凡俗的,是为某个人忍受孤独和寂寞。 不能不说好的曲子要有好的演奏,民乐演奏家王次恒的演奏在提高这首曲子艺术层次的同时,更好地展现了月下海棠秀,不见故人归,伤者更伤、痛者更痛的感觉。 曲子起调低沉,中间过度神秘、哀婉,在古朴浑厚的韵调中流淌着忧郁和沧桑。音色刚柔适中,清浊分明,将一个男子的幽怨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。这种表达是心肺的倾诉,是动情时的哀伤,斑驳陆离如洒在海棠树下的月影。曲子收尾余音悠长,其间回音与转音循环出现,似有似无,令人回味无穷。 好的曲子是不用过分张扬的,它只是在,以一种独特的魅力默默地静放,如那男子的守候,如海棠树年年花开花落,等的也只是一个偶尔伫步身下的痴爱者。 听这首曲子,你可以不品茶、不开灯,只是静静地坐或躺在一隅,闭了眼倾听。心慢慢地静下来,外界的喧嚣和浮躁渐渐远去,整个世界仿佛就留下一个你,一个飘浮的灵魂。 这魂着了白色的羽纱,一点点上升,直入清朗的月空。被风吹开的衣如蝶翅展开,柔和的样子像绽开的海棠花,静美的样子像花下碧绿的叶子。于是,心里的感觉如流水般漫过沙石、河岸,流向不知名的远方。展望是有的,企盼也是有的,只是所有的展望和企盼都化成了一种幽怨的思念,化成了渐行渐远的溪水和藏在心底的绵柔。 如果有女子来,我想她一定会穿墙而过,飘到你的身边飘到海棠树下,在月影子里看那吹埙的男子。丽影时隐时现,时有时无,柔软得像一缕花香,妩媚而静谧。我能想象她的动情,也能想象她的美丽,却不能想象她的流光溢彩。但这也只是想象罢了,因为曲子的思恋很深,埋在其中的情感也很深,而那男子转身离开的背影又是那么令人心痛。所以,也只有祝愿好梦成真了。 在听惯了西方音乐,听多了管弦合奏之后,找个机会寻找另一种快乐也是很欣慰的,尽管这欣慰中藏着凄凉和哀婉,但同样都是日子里的美好,是对生活对岁月的认知。 思念可以如水流逝,不能流逝的是永远的牵挂和寄托,以及因了这份牵挂和寄托应有的了悟。  

Lyrics

Light music, please enjoy!

Recently Listened by

:: / ::
::
/ ::

Queue

I'm nicole